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文檔 > 說課稿

荷塘月色的說課稿

時間:2024-06-13 21:36:14
荷塘月色的說課稿

荷塘月色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說學生: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總把《荷塘月色》加上了過多的政治色彩,這種政治層面的解讀我并不贊成?!逗商猎律返谝痪洹斑@幾天心里頗不平靜”,過去人們對此句的解釋就太政治化。這篇文章寫于1927年,正值中國革命的低潮時期,全國一片白色恐怖,因而,人們就聯(lián)想到朱自清的“頗不平靜”是因為動蕩的時代。作者贊美荷花和明月,也表現(xiàn)了作者不跟惡濁的社會勢力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這樣的解讀使語文課變成了政治課,是對文學性與審美能力的一種扼殺。我認為,解讀《荷塘月色》,應當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營造的美:自然美、意境美、親情美、語言美,這其中自然美、意境美和語言美都容易理解,而親情美則容易為人所忽視。事實上,文章開頭與結尾都寫到了作者的妻子與孩子,都是以平實溫馨自然的方式,作者愛妻、愛子的親情就這樣表現(xiàn)了出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職高一年級學生,對散文已有一定了解,并且,他們在初中時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如《春》、《匆匆》。他們對散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已有所領會,但由于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yǎng)形成之中,他們的閱讀往往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教學活動中,我將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據(jù)以上論述,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心境和情緒,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掌握作者營造的四種美。

(2)知識與能力目標: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shù)奶釂栆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依據(jù)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五、六三段的賞析。本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是本課的重點。通感的修辭手法學生第一次接觸,也要作為一個重點來講。作者營造的四種美:自然美、意境美、親情美、語言美也作為一個重點來講。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

二、說教法:

根據(jù)課文特點,我將采用導入——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三、說學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理念而深入人心,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鑒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如何理解作者復雜的感情。

四、說教學過程:

依據(jù)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我將把文章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欣賞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語言,學習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方法,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第二課時:分析景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掌握作者營造的四種美

第一課時:

1、導入

在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時我同時布置給學生一項任務:回憶并收集描寫荷花和月光的古詩詞。課堂上,我會提問學生收集的情況,讓學生分析所收集詩詞中荷花或月光的特點。學生收集到的古詩詞一定內容各異,表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荷花和月光,而這一點,也方便我引出學習的課題:荷塘月色。這樣導入新課,一方面主題貼近,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復習了一下以前學習過的古詩詞,有利于溫故知新。

導語過后,我接著介紹朱自清簡介與文章的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朱自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生平、風格,并穿插他不為五都米折腰的經歷,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課堂生動性。了解文人所處的時代,有助于分析文人的作品;若需要解讀《荷塘月色》,同樣需要對文章寫作背景有所了解。我將向學生介紹這一點,以幫助他們整體感知文章。

2、感知

首先幫助學生識別生字詞,要求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礎上,將全文分為三部分,歸納層次大意。然后重點分析研究第4、5、6三個自然段,分析這三個自然段的語言特點。要求:

注意疊詞的使用、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方法

向學生介紹通感的定義,并要求學生找出通感的例子。

通感,錢鐘書的定義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如學生難以領會,可用生活中常用的句子加以解釋,例如,她的聲音真甜。這是通俗而又常見的例子。

請學生思考:通感這種修辭方法在文中主要起一個什么作用?疊詞又起什么作用?

讓學生用新學習的修辭方法造句,并讓學生彼此討論、評價。

3、品讀

繼續(xù)閱讀第4、5、6三個自然段,感受文章語言特點,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反復的閱讀有助于學生深入感受文章的語言,并有助于學生理解作者的感情,為下一課時分析作者的感情服務。我將留兩個問題給學生:

這三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表現(xiàn)這些景物用了哪些技巧?

如果充分閱讀了課文,回答這兩個問題并不難。同時,思考這兩個問題,將鞏固前面討論學習的修辭知識。

4、布置作業(yè)

在第4、5、6三個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背誦;結合注釋與工具,理解文中兩首古詩的意思;閱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第二課時:

這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理解作者的感情、分析景物特點、分析作者營造的四種美,因此,這一課時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有別于第一課時。這一課時主要采用“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課堂教學模式組織課堂。

1、檢查上一課時布置的第一項作業(yè),提學生任選自然段背誦;如有學生作業(yè)完成不好,要求他繼續(xù)背誦。

2、賞析

A、分析景物特點。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景物的特點,一定也反映了作者情緒的特點。要求學生回想上一課時分析過的自然段,歸納景物特點,并分析這些景物特點對作者感情的抒發(fā)有無幫助。

B、通覽全文,分析總結作者營造的四種美。請學生討論:作者營造了哪些美?可以提示:月光、楊柳、荷葉等意象,讓學生自由思考討論,并分析每一類美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我的課堂上,我將為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討討論、發(fā)言的機會,這將鍛煉學生思考、表達兩方面的能力。

C、和學生一起學習、賞析《采蓮賦》和《西洲曲》?!恫缮徺x》的字面比較難懂,但注釋很多很詳細,學生結合注釋學習并不難。

3、討論

經過對文章的繼續(xù)分析,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討論三:文章在寫完月下荷塘、荷塘上的的月光、荷塘四周后,為什么還要寫采蓮?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三個問題,學生可能會答出各式各樣的答案。對每一種答案,我們都應該鼓勵。應該讓學生知道,文學批評是允許見仁見智的。無論怎樣的答案,只有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可以自圓其說,就值得鼓勵。但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具有導向作用的,教師也應當把自己的思考與學生交流。

4、拓展與延伸

語文學習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語文學習應當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和獨立思考精神的引導。我會借助剛才提到的三個討論題,給學生補充相關的知識,給學生深層次的閱讀和思考提供建議或意見。譬如關于朱自清的“不平靜”,我應當告訴學生可以參考閱讀朱自清的《哪里走》、《一封信》、錢理群的《關于朱自清的“不平靜”》、孫紹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等文章來解釋“不平靜”的原因。這樣一來,語文課為學生課外閱讀也提供了建議與方向,對提高學生語文基本功與語文修養(yǎng)都是有好處的。

5、布置作業(yè)

學習朱自清運用語言的特點,作一段300字左右的景物描寫;繼續(xù)背誦課文第4、5、6自然段;在三個討論中任選其一,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字數(shù)不限;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的說課稿.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侵犯,人妻久久精品久久伊人,人妻久久的视频,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亚洲无码av在线不卡,亚洲中文无码不卡av在线,国产真人做受无码在线观看,伊人天天久久大香线蕉AV色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