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除夕的小學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除夕的小學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象征著團圓、和諧。這一天可以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關于除夕,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這種習慣慢慢流傳下來,從此年三十晚便稱為除夕了。
除夕的早上天還沒亮,大人們都紛紛起床,穿上新衣,開始放鞭炮,聽大人說這是“接年”。到了九點多鐘,大人們開始燉肉、炒菜,連說話的工夫都顧不上,在底下生火,媽媽在上面做菜,姥姥在旁邊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也在一旁幫大人們做事。
到了中午,鞭炮聲又想起來了,大人們都在燒紙,祈求來年家人平平安安。不一會兒香噴噴的一桌子菜做好了,我們一家圍在一起,相互傾吐著過年的喜悅。
吃完飯后,開始貼了,爸爸先把門框給刷干凈,再涂上濃濃的漿糊。最后,把長長的對聯(lián)貼上去,遠遠望去,那是一種紅紅火火、萬象更新的美。
下午,大人們開始和面包餃子。除夕吃餃子這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先把肉剁碎,然后再放入青菜、蔥、姜等調(diào)料,剁上幾分鐘后,又放油、鹽等。餡料準備好后,就開始包餃子了。手拿一張餃皮,用筷子挑上一點餡,對折合上,再那么彎,兩頭再一捻,一個元寶似的餃子出來了,聞著肉餡的香味,看著都讓人流口水。
晚上,一家人坐在電視機旁,看《聯(lián)歡晚會》。這一夜誰也睡不著,都想要親身感受迎接新年到來的那一刻,那一刻又要放一次炮,這是“送年”,也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夜深了,家家戶戶都會燈火通宵,不許間斷,舊的.一年便在人們的歡笑聲中,悄悄地離去了。
除夕真令人難忘啊!假如天天都能像除夕那樣和家人團圓,那該多好?。?/p>
時光飛逝,轉眼間除夕已經(jīng)到來。今年我家特別熱鬧,因為在老家的爺爺、奶奶也來我家過年了。四點鐘,我看見媽媽與奶奶在包餃子,我連忙洗手去幫忙。我先將餃子皮放在手上,可每次報的不是餡多就是餡少,非常難看。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才包了幾個像模像樣的,不知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五點多鐘,爸爸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看著滿桌子好吃的,我不禁想要先吃一口,這是奶奶告訴我,按照習俗不能先吃,要放鞭炮后再吃。在鞭炮聲中開始過年了。吃晚飯之前我給爺爺奶奶拜年,祝他們快樂健康,爺爺奶奶給我發(fā)了壓歲錢,并祝我身體健康,學習棒。爸爸媽媽也祝我新的一年一切順心、快樂。
吃過晚飯,時間還早,我們來到樓下,樓下已經(jīng)有許多大人在談笑,孩子們在放鞭炮,我也加入了孩子們的隊伍。我燃放了“竄天猴'',還有火樹銀花等小禮花……其中我最喜歡火樹銀花,將它點燃,吐出許多美麗的煙花,像五顏六色的噴泉。這時,幾個年輕人拿來了幾筒煙花,點燃開來。這些煙花絢麗多彩、變化多端。一會兒,一根根細如柳絲;一會兒,像那夜間開放的曇花;一會兒,又變成了密密麻麻的小薔薇……只見那火柱忽高忽低,忽遠忽近,忽左忽右,此起彼伏,美不勝收。天空有時火一般的紅,又是雪一樣的白,有時金一般的黃,翡翠似的綠,寶石般的藍……真是五光十色,絢麗奪目。
轉眼到了八點,我們回家看了春晚,什么都有:小品、相聲、歌舞……
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到了12點,這時窗外鞭炮齊鳴,震響了整個夜空。這鞭炮聲、歡笑聲,匯成了一曲動人的新春交響樂!——新年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美好開始。
大年三十,我們?nèi)覛g聚一堂,拉著家常。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每當一盤盤色澤鮮艷,香味迷人的佳肴端到餐桌上時,我的口水已經(jīng)不住的往外流了。
終于到了五點半!我們?nèi)胰吮隳弥魇礁鳂拥臒熁ǎd沖沖地跑到一樓樓道口,我拿著打火機和一大把大大小小的煙花爆竹。爺爺點著了香煙,對著五萬響如長龍般的鞭炮的引火線點了起來。當我們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時,叫啊,跳啊,那種高興勁兒簡直是無與倫比的。
放完了鞭炮,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在餐桌上有許多菜,比如:茶樹菇燒肉、椒鹽羊排、金玉滿堂……在滿桌的菜中,我最喜歡剁椒魚頭了!,其實剁椒魚頭的做法很簡單:先把魚頭洗干凈,然后放進一個大盤子里,再把魚下面放幾片生姜,用鹽、味精、胡椒粉把魚腌制一會兒,還要將蔥和辣椒切碎,將生姜切成掛面般粗的絲,一起放到魚頭上。再倒入料酒和醬油、少許白糖。最后把魚頭放入鍋中蒸15分鐘。把油燒熱,澆在魚頭上,再蒸兩三分鐘,然后就燒好了。等魚頭一上桌,我的眼睛便直勾勾地盯著魚頭,媽媽看見了就說:“慶慶,等會兒就可以吃了!”我答應了一聲。
終于“開工了”!我看著鮮嫩的魚頭,仿佛再向我招手。紅艷艷的辣椒襯著嫩白鮮香的魚頭,在辣椒的上面,有一些醬色的小豆豉和奶白微黃的蒜蓉,哦,還有翠綠如玉的香菜,這些調(diào)料把劈成兩半的魚頭全都蓋了起來,只露出一雙大眼睛向外“窺視”。魚頭大約占了盤子的百分之七十。魚頭下面還有經(jīng)過各種調(diào)料蒸出的汁水,真是刺激人的食欲。魚頭聞起來濃香撲鼻,令我垂涎欲滴,還沒入口,仿佛就已經(jīng)體驗到了魚肉的辣滑鮮香。夾起一塊兒我最喜歡吃的魚劃給了爺爺,又夾了一塊給了自己。和著香辣的椒汁送進口里,肉質(zhì)鮮嫩,辣中帶鮮,把湘菜的特色演繹得淋漓盡致。那肉質(zhì)是鮮嫩無比的,而且刺十分稀少,魚腦更是鮮辣滑香,入口即化,那一種爽快,簡直是無法言傳。我舔著嘴邊的魚湯,真是回味無窮??!據(jù)說清朝雍正年間,黃宗憲為了躲避文字獄,逃到湖南一個小村子,借住農(nóng)戶家。這家人很窮,買不起菜,幸好晚上吃飯前農(nóng)戶的兒子撈了一條河魚回家,于是,女主人就在魚肉里面放鹽煮湯,再將辣椒剁碎后與魚頭同蒸。黃宗憲覺得非常鮮美,從此對魚頭情有獨鐘。避難結束后,他讓家里廚師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魚頭。
而且,剁椒魚頭的辣椒具有驅風散寒、通經(jīng)活血、開胃健胃、抑菌止癢和防腐驅蟲的妙用,對傷風感冒、脾胃受寒、關節(jié)疼痛、腳手凍傷等都有功效呢!
現(xiàn)在想起來,仿佛還齒頰留香。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