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文檔 > 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

時間:2024-06-13 20:54:12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6篇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礎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4人,這些學生在習作方面剛剛入門,盡管不少孩子都能寫下通順的話,但是錯別字較多,寫作沒有順序,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更不會寫具體。在口語交際方面,大部分學生能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但是表達得不夠流利。有不少學生膽子比較小,心理素質不夠好,比如在課堂上,對于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而對于帶有自己見解的問題,他們則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學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舉手回答,只聽別人說。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有所進步,但是在作文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內容不夠具體,語言不夠規(guī)范,用詞不準確,錯別字多等等。這主要是在平時的訓練中不夠扎實造成的,所以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強訓練。 二、教學目標:

本冊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別是:寫一寫喜歡的花,寫喜歡的小動物,我想發(fā)明的物品,綠色行動,寫感謝信,有趣的發(fā)現,我的夢想,我和書的故事。習作在編排上盡量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方便,不規(guī)定習作的題目,一般都是提出內容、范圍,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寫的內容。題目由學生自己擬定。此外,在語文園地八還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圍的習作,完全放開,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根據各次習作要求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堅持寫日記,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讓家長給予批改指導。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7. 提倡認真修改,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三、提高習作水平措施:

1、上好語文課,重視“讀寫長線結合”。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不僅僅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

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詞成段成篇的方法。

2、 抓好隨文小練筆,重視“讀寫短線結合”。

根據課文特點,選擇適當角度,精心設計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仿寫練習,讓學生更好地“讀”中學“寫”,以利于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

3、上好作文指導和講評課,幫助學生邁好第一步。

每次指導課前認真研讀教材例文,創(chuàng)設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教會大家從日常生活中選材,爭取讓兩周一次的作文指導課充滿歡聲笑語,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感悟習作技法,提升表達本領。

4.以例文為樣式,主要是片斷練習,根據每次習作的要求,例文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角度,讓學生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

5、 提倡認真修改,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三年級習作不同于低段寫話,教師指導,學生口述后,同學們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養(yǎng)成好習慣,保持作文簿面整潔,也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6、堅持寫日記,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讓家長給予批改指導

教學計劃 篇2

以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圍繞“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組織實施教學,充分利用地理課的學科功能,努力探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著力培養(yǎng)學生讀圖、理解、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嚴保地理這一關,高考成績力爭使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學新模式,做教研的帶頭人。

2、復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課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爭取發(fā)表論文1——2篇。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努力做好資料的準備工作和教學檔案建設,精癬精編教學資料,建立高三學習、高考課題研究的教學檔案,使教學具有連貫性、整體性。

5、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定期自查。

閱讀了《地理復習備考教學工作計劃》本站編輯還為您推薦更多工作計劃欄目

6、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如區(qū)域地理講授順序:①弄清本區(qū)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qū)域的區(qū)位關系;②本區(qū)內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布,并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yè)特點、交通等;③相似區(qū)域的比較。

7、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8、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如:中亞的干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干旱成因特點比較分析,進行普遍性規(guī)律和特殊性區(qū)域差異比較訓練。

9、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多年來的備考經驗,研究高考考題導向、特點及其答案和評分標準,組編考題,合理安排訓練量,難度系數控制在0.5左右。

10、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一、先預習:

1、先認真按提綱提前預習教材,完成提綱所留內容。

2、完成提綱后的基礎訓練。

3、總結:哪些地方還不懂,記錄下來。

1、帶著預習的問題認真聽課,作好筆記。

2、如沒聽懂,應舉手詢問或課后詢問。

3、同老師一道完成課堂總結,理清知識脈絡,掌握基矗

1、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2、完成提高訓練。

3、不懂的可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教學計劃 篇3

一、全冊教材分析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材下冊在原有基礎上稍有變動,新增選擇統(tǒng)計圖的內容,刪去眾數和中位數。前移轉化的策略,增設選擇策略解決問題,合理整合“綜合與實 ……此處隱藏4816個字……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jié)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chuàng)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fā)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學習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接觸外國優(yōu)秀音樂作品,擴大文化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4、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難點:

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在音樂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勇敢自信的表演。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多渠道的創(chuàng)造自制打擊樂器。

五、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2、要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fā)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 題 課時數

第一單元 到郊外去 4課時

第二單元 進行曲 3課時

第三單元 勞動最光榮 4課時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5課時

第五單元 五十六朵花 4課時

第六單元 童謠 4課時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的709—714班學生,年齡在12——14歲之間,處于青春發(fā)育的高峰期,身體發(fā)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與強;女生趨于文靜,不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yǎng)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

3.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4.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

三: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懂得科學的鍛煉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級選擇項目中規(guī)定動作,了解所學運動項目的簡單規(guī)則。結合游戲和降低規(guī)則的比賽,提高技戰(zhàn)術的運用能力。用安全方法進行運動,發(fā)展體育的廣泛興趣、愛好。提高自學自練和自我保健能力。

3.全面發(fā)展體能的基礎上,通過多種練習繼續(xù)發(fā)展靈敏、速度和有氧耐力,知道營養(yǎng)需求及選擇對健康的影響。根據自己的生理發(fā)育特點,了解體育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4.正確評價自己的運動能力,了解身心之間的關系,逐步掌握設置合適的體育學習目標方法,增強自尊與自信,在克服困難的學習中,體驗成功和活動的樂趣。

5.增進同學間的交往,建立體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指出體育活動中的不道德行為,結合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評說比賽和表演。

四:運動參與

1.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懂得科學的鍛煉方法。

2.用安全方法進行運動,發(fā)展體育的廣泛興趣、愛好。提高自學自練和自我保健能力。

3.根據自己的生理發(fā)育特點,了解體育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五:教學內容

田徑 跑(50米;耐久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跳(立定跳遠)

擲(投實心球)

運動技能 教學重點:以各項目技術為載體,發(fā)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彈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勞的能力。

球類 足球(變向運球射門;腳法不限)

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排球(墊球)

教學重點:以籃球的基本技術為載體,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培養(yǎng)運動興趣。

單杠(.跳上成正撐慢翻下;單(雙)腳蹬地翻身上成正撐.)

雙杠(支撐拍動;“男”臂屈伸.)

趣味健身項目

墊子(前滾翻接轉體180度接后滾翻屈腿起;“女”仰臥起坐.)

跳繩(1分鐘跳繩)

六:身體健康

1.發(fā)展位移速度

2.發(fā)展有氧耐力

3.發(fā)展反應速度與靈敏、協(xié)調

4.發(fā)展力量

5.發(fā)展柔韌

6.了解活動中的安全與注意問題是節(jié)節(jié)有

七:心理健康

①了解心理狀態(tài)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②學會用呼吸調節(jié)法調節(jié)情緒。

③了解實現目標可能遇到的困難。

③通過積極的體育活動,逐步增強自尊與自信。

④比賽時與同伴合理分配角色。

⑤知道并指出體育活動中的不道德行為。

⑥簡單評價體育與健康信息及媒體信息。

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八:教學總結 (分析反思)

①.在進行單元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單元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技術目標、體能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的相互協(xié)調與統(tǒng)一。

②..在進行單元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單元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技術目標、體能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的相互協(xié)調與統(tǒng)一。

③.教學內容的排列順序應充分考慮單元教學內容與學校場地、本地氣候的特點相適應。

④.在設計實際教學時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滲透,力爭做到一個內容滲透多個目標,一個目標用多個內容來完成。

⑤.單元教學方式的選擇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學生實際設計出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的教學方式。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6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侵犯,人妻久久精品久久伊人,人妻久久的视频,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亚洲无码av在线不卡,亚洲中文无码不卡av在线,国产真人做受无码在线观看,伊人天天久久大香线蕉AV色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